在1981年的中国,高考是千万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关卡。那一年的高考语文卷中,有一道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以“我的母亲”为题的作文。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,更是对他们情感表达和人生感悟的一次深刻挖掘。以下是一篇当时的优秀作文范文。
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,但她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我许多生活的道理。每当我回想起母亲的身影,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激和敬爱。
母亲的生活并不轻松,她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忙碌于田间地头,还要照顾我们兄弟姐妹的起居。尽管生活艰辛,但母亲从未有过一句怨言。她的坚韧和乐观深深地影响了我,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。
记得有一次,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,是母亲用她那温暖的话语安慰我:“孩子,不要气馁,失败是成功之母。只要你努力了,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。”母亲的话像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,让我重新振作起来。从那以后,我更加努力学习,不再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信心。
母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,但她却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。她常说:“做人要诚实守信,做事要有始有终。”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,成为了我人生的座右铭。在她的影响下,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正直、有责任心的人。
我已经离开了家乡,来到了大城市求学。虽然不能经常回家陪伴母亲,但我时刻想念着她。每当夜深人静时,我总会想起母亲那慈祥的笑容和她勤劳的身影。我知道,无论我走到哪里,母亲的爱都会伴随着我,成为我前进的动力。
在我心中,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。她的爱无私而深沉,她的智慧简单而深刻。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,也希望能够继承她的美德,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这篇作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通过这样的文章,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世界,也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家庭和教育的高度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