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的记忆深处,有一堂课至今令我难以忘怀。那是初中一年级的一个下午,太阳懒洋洋地洒进教室,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,而我和同学们却在偷偷传纸条、打盹儿。然而,这一节课却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一课。
那天,我们正在学习《论语》中的一句话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老师突然停下了讲解,用她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扫视了全班同学一遍,然后缓缓开口:“同学们,你们认为什么是‘学而时习之’呢?为什么孔夫子会说‘不亦说乎’呢?”
一时间,教室里鸦雀无声,大家纷纷陷入了思考。我也不例外,心中默默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。就在这时,老师走下讲台,走到我的桌前,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,说:“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。”
我心中一紧,站起来有些紧张地说:“老师,我觉得‘学而时习之’就是说我们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,这样才能真正掌握。至于为什么说‘不亦说乎’……可能是因为当我们能够做到时常复习的时候,内心会感到快乐吧。”
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,又转向其他同学:“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?”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。老师接着说:“很好,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——不仅仅是知识本身,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态度。”
那一刻,我仿佛被一股暖流击中,突然明白了许多道理。从那以后,我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学习机会,不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,而是真正为了获取知识和成长。这堂课教会了我如何去享受学习的过程,让我懂得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。
如今我已经离开了那个充满回忆的校园多年,但那堂特别的语文课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。它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,更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态度。每当遇到困难或挑战时,我总会想起老师的那句话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这句话成为了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。